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A
二、辨析
22. 【参考要点】
错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包括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三个方面。
23. 【参考要点】
错误。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但具有多端性,即知情意行哪个作为开端都可以。
24. 【参考要点】
错误。工作记忆又称为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只有1分钟,容量有限,不能持久保存。
25. 【参考要点】
错误。智力是使人能够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智力水平越高,的确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但并不绝对,学习成绩的高低还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原因,不能单从智力水平角度而定。
三、简答题
26.【参考要点】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3)学校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4)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因素。
27. 【参考要点】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28. 【参考要点】
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
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因此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9. 【参考要点】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要点】
(1)张老师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四种教学方法。
实验法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张老师指导学生动手做萝卜浸泡水的实验,使用了实验法。
演示法指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利用示意图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应用了演示法。
谈话法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实验之后对学生进行的提问使用了谈话法。
讨论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式。张老师布置的小组讨论即使用了讨论法。
(2)张老师贯彻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四个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教学中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张老师指导学生做的实验和出示的挂图都贯彻了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张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探究结论,进一步提问促进学生思考,这都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能知能用。张老师布置的小组讨论密切结合课堂所学和生活实际,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巩固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张老师在理论讲解结束后布置的小组讨论,进一步复习所学知识,并且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贯彻了巩固性原则。
31.【参考要点】
(1)晓雯的动机冲突属于趋避冲突,即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的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内部的动机冲突。竞选班长、数学竞赛、日常生活、专业选择每件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即趋避冲突。
(2)如果我是晓雯的班主任,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晓雯的意志品质
第一,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第三,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四,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第五,教会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